【林积为机器人 | 专访】林积为张益现身说法谈企业对机器人系统集成容易产生的误区
相比较机器人本体来说,机器人系统集成门槛较低,但是要做好也绝非易事,因为往往客户的一句话,企业要面对的是拿出可能没有任何案例参照的设计方案,在这个背后,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系统集成技术,还有对客户产品制造工艺的了解和把握以及对整个产线前瞻性的预测和监控。
“做非标自动化存在很多风险,特别是遇到一些不负责任的设备厂家,设备没有完全达到合同上的要求,前期设计时风险评估不足,导致后期设备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厂家派人来处理个一次二次后,再后面就开始推诿扯皮不想处理了,并且大部分的钱已经收到了,林积为以前在购买自动化设备时同样遇到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厂家把整个自动化行业的名声都败坏了。”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积为”)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张益在接受《高工机器人网》的采访时表示。
尽管这样,林积为还是在2016年成立了机器人事业部,迎难而上切入机器人系统集成,目前,已经将完全自主定制的自动化方案应用在了自己的车间生产中,并逐步将在自己车间产线积累的经验推广到3C、汽车配件和医疗行业。
自动化的甜头,林积为自己先尝了一下
在机器人上下料、码垛领域,企业竞争都是一味靠低价,张益认为涉入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选择了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精密装配、抛光打磨、去毛刺,而这些也是林积为擅长的,原来在ABB的时候,张益主要就是负责打磨这一块的业务。
说起来,林积为有20年的历史,最开始的时候是做冲压、注塑、零部件代工,包括汽车影音总成用的机械式编码器、开关按键、汽车座椅调节开关、之类的,机器人事业部目前团队在30人左右,除张益本身有在ABB机器人的工作经历之外,林积为还有2个从知名本体企业走出来的高管,包括原柯马机器人华南区业务负责人李国栋(副总经理)和同在是来自ABB机器人的潘利(设计经理),因为在本体企业呆过后再做系统集成,他们对于机器人能干什么,怎样才能干的更好有着比别人更清醒的认识。
去年,林积为在自己的生产车间完成了一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本来一条这样的产线需要19个工人,做成自动化生产线之后,用了7台机器人,现在只要4个人日常维护就可以。
在现在人工越来越难招的情况下,产线的效益显而易见,除了节省人工之外,该产线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提升。“产量现在每小时可以达到1500件,之前人工做的时候是900—1000个,并且比原来人工做的时候质量还稳定,因为原来人工做的时候,没有过程的质量控制,而自动化产线在每个环节都有检验检测环节,包括尺寸、性能全部都加入了视觉检测,所以整个制造过程的质量比人工做稳定很多,这个是很明显的差异。”张益表示。
这条产线投入的成本在500万左右,主要使用四轴的SCARA机器人,还配合使用了自动专机,张益表示这是一个全新定制的产线,没有任何参考的案例,完全是从0开始,所以耗时较长,大概用了半年的时间,而收回成本需要2-3年的时间。
一个最普通的员工,国内企业一年为他出的费用大概在7万块左右,包括各种管理费用、福利等,而外企的的人工成本更高,普通员工一年大概是12-13万,其实已经比一台SCARA机器人贵了,更别提技术型的人工成本。
因为考虑到客户的成本压力,除了国际品牌之外,林积为还用一些国产的机器人品牌,比如汇川、众为兴的SCARA机器人。张益表示,对于机器人品牌的选择,林积为并不是建立在别人的一家之词上,而是真正在自己的车间中试用了之后才开始推给别的客户。
为了配合机器人打磨的使用,林积为还开发了一些机器人专用的打磨头,分为不同型号、不同功率,有气动的和电动的。“有了这些标准的配件,机器人在打磨上的应用就可以更加方便,结合系统集成业务,我们一直在使用这些工具,目前已经申请了专利。”张益表示。
结合自身的经验,张益也指出对于机器人系统集成,目前市场还存在一些误区,而这些,对于机器人系统集成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误区一:客户对于机器人没有清醒的认知,对机器人期望过高,认为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工作
当谈及进入机器人系统集成面对的压力,张益表示目前面临的难点其实不是来自于技术,而是来自市场,一方面用户希望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的工作,但是机器人还达不到像人一样智能。
“产品的种类可能有几千种,他们希望机器人随便挑一个,马上就能干活,那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机器人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技术层面。”张益进一步强调。
这也是很多系统集成商面临的问题,作为新兴的产物,机器人被看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救星”,因此被赋予了极大的期望,但往往,企业对于机器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提出的要求,可能是目前机器人没办法实现的。
误区二:自动化产线设计并不是越紧凑越好,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为后续的改善做准备
系统集成业务需要对客户的制造工艺了解得非常透彻,而这并不是看一眼就可以达到的的,因此需要不断的改进,有些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往往想不到那么远,认为产线设计得越紧凑越好,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但事实上这样做,对于后续产线的改进非常不利。
张益认为,对未知的东西要留一点空间,特别是对制造工艺不熟悉,没有把握的时候,在它的前后部分留一定的空间,假如之后要增加别的设置,比如传感器、相机,还有空间可以加,但是国内有些企业在做设备的时候是一个挨着一个设置,一点空间都不留,导致后面想加别的设备都没有地方加,而林积为在产线做好了之后,后面要是增加别的设备,对整个系统是没有影响的。
简言之,在前期没有对工艺特别了解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遗漏一些东西,对于遗漏的东西,后面要加的话就需要预留空间,国内有些厂家规划的时候缺乏前瞻性,对没有发生的事件的预测不够。
另外,设备还需要留下充足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空间,有的设备在保养作业时需要拆一堆零件,设计时根本未考虑用户的体验。
误区三:机器人产线应该对整个过程进行检测,而不仅仅是对结果进行检测。
与很多系统集成商不同的是,林积为在自动化产线中为客户想得更多,不仅仅考虑客户提出的需求,更能将客户没有提到的需求也考虑到。
张益说:“这就是大家在认知上的差距,我们认为不需要总是让客户提出要求,对于我们来说,做好除客户提出来的要求之外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这在我们看来是常识的事情,有些企业可能会说客户没有提这个要求,这些都是在细节上能够提升客户的体验。”
此外,林积为对于产线生产过程的监测也是其在客户中得到好评的原因,“有些厂家对于检测的概念都没有,更别提说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监测,他们认为只要对结果进行检测就够了,实际上还要对过程进行检测。”张益表示。
那么林积为是怎样实现对过程的监测?张益指出林积为在更换系统的时候,在每个工艺环节都会添加检测工序,有的时候是工艺前,有的时候是工艺后,有的时候是前后都有,针对不同的工艺会有不同的方案,并且对于整个制造过程也有实时的监控,产品在产线上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状态能够及时反馈到整个系统当中,形成一个真正的全闭环系统。
误区四:跟风工业4.0 片面追求无人工厂。
随着国外的大肆报道工业4.0和国家政策对智能制造的推动,使很多人片面的跟风,认为自动化程度越高越好,工厂内人越少越好。实际这是脱离了目前国内的产业现状的一种认识,本身产品的生命周期没有那么长,产量也没有那么大,预算也没有那么充足。未来企业的产品大多数是小批量多品种,还是需要人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新产品,这是机器无法做到的,所以我们推荐客户用人机结合的方式来应对智能制造。
“要想做好系统集成,集成厂家需要做好自身的技术积累,在精力不足的情况下专注于某一种应用,做精做专某一个行业就好。”张益最后强调。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加入“高工机器人·产业顾问团”(需审核)